首先,服務器能夠長時間持續的工作是和其硬件架構及使用環境相關的。 排名第一中提到的火星探測器其實使用的也是IBM P series服務器,并且在探測器里搭載了兩臺,以實現HA冗余。
生活中的商用服務器為了能夠達到用戶的不間斷持續高可用性的需求,往往都是要使用硬件或者軟件層面的集群式配置以達到此方面需求。
從各個平臺簡單說下,一般的PC SERVER,既大量的存在商業服務器領域的windows或者linux服務器【還不清楚的話,簡單來說就是cpu使用的是因特爾生產的】,其可靠性是最差的,一年下來,正常的使用環境下,一百臺服務器中宕機10次左右都算正常的,包括軟件和硬件原因。
像大部分的網游服務器,網頁服務器,以及著名的某網購6服務器使用的都是此類pc server架構,所以大部分的網游都會有一個例行停機維護時間,一方面用于軟件的升級,另一方面用于硬件故障的維護【此類硬件故障是指不會直接宕機的故障,例如做了RAID冗余的磁盤故障,雙電源環境下的單個電源故障等無法直接在線更換的變更】。
但是如果出現了導致宕機的硬件故障怎么辦呢,例如cpu或者內存的故障,這時pc server就只能掛掉了,但是我們優秀的軟件工程師可以設計出集群架構,通俗點說,就是多臺服務器運行同一個業務,一臺或者多臺服務器離線并不會對整體業務造成嚴重影響,一般嚴重點也就是性能下降,例如你在玩某網游時大家都在抱怨服務器卡之類的,可能就是此類問題發生了。
剛剛說了pc server,再說下unix server。這個unix server的服務器,可靠性就更加強大了,計算能力也更強,同樣,接觸的用戶也更少了,一般小公司是無法承受其維護和保養的費用的,更別說購買了。
這么說,一臺pc server的價格大概在3000到100000左右,而unix server的價格大概在300000到30000000左右,單位都是軟妹幣。
而價格上的提升當然也會帶來穩定性的提升,大部分低端的的unix server的使用方式與pc server并無太大差異,也是集群化使用,但是性能有明顯提升,這類服務器的系統管理員也必須開始接觸純命令行的系統界面了。。。大部分操作都不是用鼠標而是用一段段繁瑣的指令來實現。